中科创达赵锐:智能汽车步入自然交互时代
“我们认为,智能化的车未来会进入自然交互时代,上车之后不需要做很多预设,可以用低负荷的人机交互方式,把想要的各种各样场景、功能触达到,这是我们背后的一个产品理念。”
近日,中科创达座舱产品负责人赵锐在《中国经营报》“零观汽车”栏目中作了上述分享。该栏目以直播的方式,邀请嘉宾特别探讨了“聪明的车,智慧的路,如何助力春节回家之路”。
如何理解低负荷的人机交互方式?赵锐解释:“往前推5—10年,驾驶员上车之后,需要先调整座椅,用旋钮调节空调温度,用旋钮加上触控的方式调整一些个人化的娱乐设置,以前的方案操控负荷很高。”
讨论中,赵锐介绍了中科创达座舱的智能化技术。他表示,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,汽车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,而是一种拥有智能化座舱的移动生活空间。这种智能化座舱可以通过与乘客的互动,实现自然对话、场景推荐、沉浸式视觉交互等功能,为乘客提供更智慧、便捷的出行体验。
赵锐介绍:“我们基于高通的SA8775(芯片),实现整个舱驾融合的中央计算方案。它的特点就是只需要一块HPC就可以实现智舱和智驾的功能,不再是割裂式的。它可以把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和数据打通,它的效率更高和性能会更好。未来,它的成本也会更低。”
“智能驾驶的体验会更加的丝滑,更加的随享即得。”赵锐表示,“我举个例子,比如春节回家的路途,以前可能只是使用标准导航,现在很多人有个性化需求。有些人希望少走收费口,节省成本;有些人希望更多地看沿途风景;有些人希望能经过一些历史古迹,感受人文的熏陶。就用户不同的需求,我们在发布端侧大模型后,会通过训练,实现各种各样基于用户习惯与喜好调用出来的、对应的个性化功能,包括在路上可以通过CAMERA(相机)方案观察到最佳的视野,实现各种各样的直播,他能把看到的美好景色记录下来,直接上传到他的VLOG里。”
业内有一个共识,未来汽车将逐渐演变成类似消费电子的产品,汽车软件对利润贡献占比将会大大提升。这种发展趋势对产业链上的工程师打造产品会有怎样的影响?
“我们做产品的时候,会思考一个点,哪些是隐性需求,哪些是显性需求?你会发现像智能驾驶、车身动力,大家对于它的需求渐趋标准化,比如希望自动驾驶系统是安全的、可靠的、稳定的;希望车辆有更充足的马力。我们认为,在这两个技术领域,未来需求会变得更加的趋同,会慢慢变成必要的隐性需求。”赵锐介绍。
赵锐举例,比如大家10年前、20年前挑选手机更看重电池续航、待机时长,现在挑选手机,续航、待机已经演变成非常隐性的需求,虽然这两个点很重要,但是在购机因素里已经不太会被提出来了,大家更关注人像和景色拍得真不真实或者美不美、打游戏流不流畅。
赵锐认为,智能座舱对消费者购车影响权重将逐渐提高,虽然在整车中的价格占比很可能一直保持在30%,但影响权重极有可能提升至50%。
在此背景下,中科创达是如何根据用户思维来定义智能座舱产品的?赵锐分享:“就用户端的设计,很重要的一点是,我们做产品一定要去亲历到这个场景当中。我们会不定期地体验各种各样的车型,包括一些爆款车型,是我们对标的重点。当选择了不同的场景开发之后,大批次地、深度地做对标体验,是特别重要的一个点,因为你只有在使用的过程当中,才能识别到有哪些问题。”
“举个例子,现在很多车企都会宣传车上搭载很多传感器,座舱内有2—3个,座舱外有10个以上,不管是CAMERA也好,还是雷达也好,我们发现,它只在固定功能上,才会把图像呈现出来。比如倒车的时候,才会有倒车影像,在DVR(行车记录)开启时才会有前视。就这种情况,我们设计了具有视觉卡片功能的产品,它能让用户持续定义你想要的视野,相当于做一个‘补盲’的功能,既可以用于安全驾驶,也可以用于拍摄各种各样用户想要的视频,用户可以把这些视频发到朋友圈里。”赵锐称。
记者从赵锐处了解到,为了更好地打造下一代的智能座舱产品方案,中科创达的产品团队与主机厂深度合作。“我们会结合很多主机厂的预研部门,持续去做前沿设计的共创。”
中科创达官网信息显示,中科创达是全球领先的智能操作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与产品提供商。自2008年创业至今,积累了丰富的智能操作系统专有技术(knowhow),拥有一支超过万名工程师的技术团队。
2023年9月6日,中科创达与大众汽车集团旗下CARIAD成立合资公司CARThunder。CARThunder专注于智能座舱和智能互联系统领域的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研发、集成及测试,提供以操作系统为核心,围绕智能座舱、智能互联、人机交互、云端计算等领域的软件开发服务。